Search


《聖杯騎士》Knight of Cups
 
人們玩笑說,「寧願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聖杯騎士》Knight of Cups
 
人們玩笑說,「寧願在Audi上哭泣,也不願在TOYOTA上放空。」……然而,在Audi上的眼淚,還是算數的對吧?那不但是仍然成立的某形式的悲哀,且可以是非常深刻的一種。《聖杯騎士》漂亮地說服給我這件事。
 
* * *
 
韋勒貝克(Houellebecq)曾以小說戲謔說,「也許因為機遇在他們生命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,演員們常常是一些容易上當的獵物……,他們往往輕易相信所有的秘密教派,還有各種怪異的信仰和精神學科。」
 
就把「演員」代換給電影這圈子的每個人吧!無止暗夜或燦爛發光,這兩者的遞移無道理可循,是最奢侈也最瘋狂的孤注一擲。……機遇扮演了最高甚至唯一的角色,這個世界由此成為漂浮的蜃影,所有快樂悲傷或領悟,都那麼虛無。於是有了《穆荷蘭大道》這樣的電影。好萊塢、洛杉磯,一個介於夢與現實、不斷轉動的幽冥之所。
 
70年代就備受讚譽的泰倫斯馬力克(Terrence Malick),當紅時數度從影壇消失,2011年重回戰場後追進度似地拍了《永生樹》、《愛‧穹蒼》、《時間旅程》,這些電影都有大明星加持、美麗的光影推移,但裡頭的人生沈吟,扁平、幼稚極了,滿滿的形而上思索,不過是拼湊著現成的警語經句,絕無靈光。
 
但即使是這樣,馬力克這些電影中那個膚淺的感傷仍吸引了我。電影中的滔滔大論並不打動我,但如此耗費地講一個很單薄、很教條的領悟,這後面的某種真摯、憂鬱,某種獨屬於他的不可能排解的什麼,總在離開戲院後仍不止地縈繞給我。
 
因為這樣,講好萊塢金童的迷失與追尋的故事的《聖杯騎士》,於是成為泰倫斯馬力克這幾年關注裡,力量終於集中的一部作品。
 
同樣是不切實際、失焦、白噪音般的叨絮,在《聖杯騎士》變得切題。就像韋勒貝克近乎苛刻的取笑,這是個被機遇所籠罩、因此無從理性辯證的迷幻宇宙,光亮與黑暗隨機湧上,人在縫隙中掙扎著勾勒秩序。可不但徒勞,且任何更多的感覺和思考,只會將人反噬入更絕望的虛無。
 
換句話說,泰倫斯馬立克的「渴望思考,卻怎樣都搆不上理性」,在這電影,形式與內容反而扣出某種圓滿。我們隨作者、人物一同被拽入急漩的空洞。…....如同之前說的,馬立克這些部片令我難以忘懷的,恰恰在於那些大道理的近乎愚昧,而那反覆提醒著,人的信仰、人之於世界的隸屬,原來是這麼無從拆解、永遠理直氣壯。
 
人們玩笑說,「寧願在Audi上哭泣,也不願在TOYOTA上放空。」……然而,在Audi上的眼淚,還是算數的對吧?那不但是仍然成立的某形式的悲哀,且可以是非常深刻的一種。《聖杯騎士》漂亮地說服給我這件事。
 
 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影評人,作家,著有《離席:為什麼看電影?》《謎樣場景:自我戲劇的迷宮》《尤里西斯的狗》。聯絡方式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